法官說法

法庭事實調查,法官提醒這三個環節

庭審是法官、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共同參與的一項訴訟活動,也是審判工作的重要環節。如何規範、有序、高效開庭,上海一中院一直在探索。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開庭》欄目,聚焦庭審實務,分享一線優秀法官庭審經驗。

謝曉?。簻\析“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

在審理該類案件的司法實踐中,筆者認為,判斷被訴行為是否構成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應首先考慮有無虛假宣傳行為,其次考察該行為是否產生欺騙、誤導後果,再次判斷原告是否因該行為產生實際損害。如前述條件依次滿足,即行為與損害間的因果關系得以連接,則競爭法律關系成立,雙方的權利義務確定產生,行為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需要說明的是,原、被告之間產生的競爭法律關系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競爭關系,實則是競爭利益上的損害與被損害關系。

複工後的合同履行,適用情勢變更嗎?

後疫情時代,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那麼,複工後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是否構成情勢變更,從而影響合同的履行呢?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審結了一起影院與廣告公司的合同糾紛案,最終二審法院認定影院恢複營業但尚未恢複至正常營業樣態期間,可以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維持一審將此期間的廣告費用酌定調整為合同約定的50%的判決。影院複工這筆廣告費怎麼付?2019年9月23日,瑞星影院與叁美廣

怎樣讓生效法律文書更具有可執行性

對於律師及當事人而言,真正的勝訴並不僅僅在於獲得勝訴裁判文書,而是當事人的訴求被履行完畢,取得想要的結果。今日肖峰博士帶來的是徐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全國審判業務專家劉慎輝法官、徐州中院審管辦主任李飛法官的文章,文章從“找準病灶”“預防未病”“治療已病”三個維度對提升生效法律文書可執行性問題提出解決思路,值得學習!

早教機構加盟店停業,品牌方要擔責嗎?

當下,消費者越來越看重“品牌”的價值。一個大品牌,往往意味著更好的品質和更多的保障。隨著品牌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加盟店也應運而生。但原本奔著大品牌去購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卻遭遇了加盟店停業、退費困難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品牌方是否需要擔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