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實務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訴訟中作用

美國大法官布蘭代斯曾在書中寫道:“公開被推薦為消除社會和工業弊病的救濟方法。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燈光是最有效的警察”。信息披露制度正是如此,實質上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對私權的限制,而這種限制的目的在於通過限制私權,維護另一個私權,使該受保護私權獲得更多的自由。在涉及與上市公司的訴訟或者仲裁案件中,我們需要充分重視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性,並且在過程中充分借助該第三方信息價值,從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判例研習之股權代持風險

近期受貿仲華南分會黎秘書長之邀,有幸聆聽了朱蘭春律師關於《民商事案件法律思維的解構與重構》的專題分享。說實話,聽完朱律師的分享,對於將近不惑之年的我有醍醐灌頂之感,深知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研習判例特別是研習最高院判例對培養法律思維的重要性。雖然我們國家並非判例法國家,但朱律師的建議是通過研習這些判例,可以近距離學習法官的裁判者思維,這樣在案件代理中,才可以和法官進行更為有效的法律思維溝通。

公司法修訂(二審稿)變化——監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下稱“一審稿”),這是自公司法1993年實施以來修改內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對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言,具有裡程碑意義。2022年12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下

國際合資企業的資金和資本事宜

合資企業的資金從何而來,合資各方的股本結構如何設計,合資企業的股權和債務比例怎麼平衡(資本弱化)?合資企業的初始資金以及未來繼續的投資等事宜都是一些列整體考慮的課題。本節主要討論涉及到合資企業初始階段和未來經營的股本結構和資金的法律問題。這可能是合資企業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內容之一。

關注訴訟時效,避免權利“過期”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勝訴權的時效制度。在訴訟中,原告方證據確鑿,卻因為超過訴訟時效而敗訴的案例往往不勝枚舉。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認識訴訟時效並避免超過訴訟時效,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法律權益。

愛ta就要為ta負責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追求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人飼養寵物,貓狗是最受人們青睐的寵物類型,但是因此也會引發各種社會問題,如寵物造成的環境衛生問題,出現咬人傷人等致人損害的安全問題,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等等,不僅需要法律的規範,更需要動物飼養人提高個人素質及加強飼養責任意識,對飼養動物負責到底,盡責管理,不傷害不遺棄。

港股上市基本關注要點

香港就是東方之珠,是中國的窗口,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具備獨特優勢,是中國與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要聯系紐帶,在內地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筆者曾參與某公司赴港上市服務過程,筆者結合過往工作經驗,擬從赴港上市優勢、港股上市方式、港交所上市流程三個方面進行分享。

公司法修訂(二審稿)變化——董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下稱“一審稿”),這是自公司法1993年實施以來修改內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對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言,具有裡程碑意義。2022年12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下

淺議專利分案申請制度

對於判斷分案申請是否超出原申請記載的範圍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筆者認為,創新主體在進行研發創新的保護時,可以根據公司的發展階段,充分考慮自身的處境和需求,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方式進行專利的分案申請;並且在形成分案專利的技術方案時,需要注意技術方案修改的尺度,避免修改超範圍,以提高專利布局的效率。

俄烏戰爭一年,貿易合規的六個關鍵趨勢

本文所討論的趨勢使得企業緊跟對俄羅斯的制裁具有挑戰性,這些制裁經常變化,而且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以不同的方式實施。新出臺的限制類型可能需要實施新的內部控制,以適當地適應在俄羅斯開展業務或涉及俄羅斯的風險。監管機構明確關注可能參與逃避制裁的第三國行為者。此外,各司法管轄區之間加強協調和信息共享可能會增加執法風險。出於這個原因,任何有全球業務的公司在參與任何在俄羅斯的交易或涉及俄羅斯的交易之前,應該仔細考慮俄羅斯制裁的影響。

返聘退休人員工資怎麼發?

本文詳細解讀了企業返聘退休人員工資發放的政策與注意事項。企業必須深刻理解返聘退休人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務必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出現薪資糾紛和利益沖突。通過合理設計工資結構以及支付方式,可以更好地調動返聘退休人員的工作熱情,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舉證證明責任的案例探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舉證證明責任一詞,最早始見於2015年我國頒布的《民訴法解釋》。而在之前的司法實踐中,存在

淺談高價值專利培育

隨著國內知識產權環境的逐漸完善,官方對高價值專利的重視和引導,諸如國家以及各省市知識產權局對高價值專利培育的制度建設和項目推進;也隨著知識產權熱門案例的日益增多,例如“神奇”的自拍杆專利,一件曆經十幾次無效依然穩定的實用新型專利(ZL201420522729.0),又例如“小i機器人”專利,一件已經曆經近10年反複,索賠百億的發明專利(ZL200410053749.9);使得高價值專利成為了愈加受

以案說法:如何通過證據管理守護企業權益?

強化證據意識 守護企業合法權益誰主張 誰舉證商事交易行為,難念會產生爭議,當雙方爭執不下時,不可避免會對簿公堂。如何守護企業合法權益呢?證據便是強弓硬弩。出於防範風險目的對證據的收集和保存。企業重視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加強簽約、履約證據管理尤其重要。本文下面通過以案說法,展示簽約、履約過程中證據管理的重要性